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心理视窗

心理视窗

我校参加南阳高校“心理危机识别与干预”技能提升实操培训


为落实教育部等十七部门关于印发《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切实提升学生工作者在大学生心理危机识别与心理危机事件应对能力,降低学生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并推动区域高校心理育人工作高质量发展,10月31日,在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的指导下,由南阳理工学院、南阳师范学院、南阳农业职业学院主办,河南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名师余瑞玲、丁笑生工作室联合承办的南阳高校“心理危机识别与干预”技能提升实操培训举行。我校学生处处长贺翔、副处长辛鑫、二级学院主管学生工作的副院长、学生科长、心理中心专兼职教师、学生专干及部分辅导员一行近40人参加此次培训。




图片

南阳理工学院党委学生工作部部长郭兴华出席培训并致辞。他强调,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持续提升高校学生工作队伍的心理危机识别与干预能力,是守护学生心理健康、筑牢校园安全防线的紧迫任务和关键一环。他希望,与会教师们静心聆听、深入思考、积极互动、充分交流,努力成为学生心理健康的合格“守门人”;同时,希望各高校以本次培训为契机,进一步加强交流互鉴,深化资源共享,切实提升区域高校心理育人工作的整体水平,共同为学生的心灵健康成长保驾护航。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吴才智作为特邀专家出席培训。

图片
图片

吴才智从“心理危机”的定义切入,逐步深入剖析其对个体的广泛影响,并详细介绍了三种常见的心理危机类型。关于核心的干预与帮助策略,他强调,首要任务是树立科学观念。高校应全面传播“勤于自助,善于求助,乐于互助”的健康理念,三者缺一不可。他具体阐述了心理援助的六个关键步骤:“倾听”与“询问”旨在了解情况;“确认”与“劝说”是提供直接支持;而“转介”与“陪伴”则体现了专业界限与持续关怀的结合,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有效的援助闭环。吴才智通过剖析数个来自高校的真实、鲜活的案例,将《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相关条款融入干预决策,使抽象的“科学规范”变成了步步清晰、可操作的“行动指南”,为学员们构建了一个从识别、评估到短期干预的完整工作框架。

除此之外,吴才智直击一线工作者普遍感到棘手的“硬骨头”,从法律与伦理的边界讲起,明确了在信息保密与生命至上原则之间寻求平衡的准则。他不仅讲解了原则,更传授了方法:如何向家长传递难以接受的诊断信息,如何应对家长从否认、抗拒到崩溃的各种情绪反应,以及如何运用沟通技巧,将“对立”转化为“联盟”,共同商定学生的休学、治疗与复学计划。他通过角色扮演和正反案例对比,生动展示了不同沟通方式带来的效果差异。

本次培训不仅为南阳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队伍构建了高效能的交流平台,更成为提升教师专业能力、驱动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工作标准化与专业化发展的关键支点。立足新起点,我校将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守护学生心理健康的专业力量,全力构建信息畅通、响应迅速的校园危机预警与干预体系,为学校育人事业发展和学生全面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c818c87b96b53472f5eb17a895344b3.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