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心理视窗

心理视窗

以自然为笺,绘心灵画卷——学前教育学院成功举办“青春园艺坊-园艺疗心”活动

5月20日下午,学前教育学院创新推出“青春园艺坊-园艺疗心”心理健康活动,以“自然疗法”为钥,在明珠湖公园为学生们开启了感知生命力量的心灵奇旅。此次活动由学院学生科精心组织策划,旨在通过与自然的亲密接触,让学生在繁忙的学业中寻得一方心灵的净土,感受大自然的疗愈力量。



活动伊始,裴小娟老师向参与的学生们详细介绍了“园艺疗心”的理念与意义。她指出,接触自然、参与园艺活动,能够帮助人们舒缓情绪、放松身心,在观察和感受自然的过程中,重新发现生活中的美好,进而达到疗愈心灵的效果。学生们认真聆听,对接下来的活动充满期待。

抵达明珠湖公园后,活动进入第一个环节——颂钵疗愈。嘉宾彭展老师向学生们展示了活动的道具:尼泊尔颂钵、海浪鼓和果壳铃。她详细地介绍了这些道具的用途和背后的寓意。尼泊尔颂钵是一种古老的冥想工具,其发出的声音能够帮助人们放松身心,达到冥想的状态;海浪鼓的声音则如同大海的波涛,能够唤起人们内心深处的宁静;果壳铃的清脆铃声则象征着自然的灵动与生机。

彭老师执起鎏金钵槌,在尼泊尔颂钵边缘画起完美弧线。当第一声音符漾开,空灵声波与湖面涟漪共振升腾,浪涛鼓模拟的海浪声由远及近,果壳铃摇曳出山涧清泉的脆响。学生们闭目仰卧于芳草地,在“深呼·慢吸”的引导中,感受声波振动如涟漪漫过全身,焦虑指数随着共振频率逐渐归零。





钵环节结束后,学生们迎来了自由活动时间。大家尽情亲近大自然,去感受夏日花鸟虫鱼的神奇与美好。有的学生漫步在林间小道,聆听鸟儿欢快的歌声,观察树叶在风中的摇曳姿态;有的学生驻足于花丛旁,欣赏着五彩斑斓的花朵,记录下蜜蜂、蝴蝶忙碌采蜜的瞬间;还有的学生坐在湖边,静静地看着水中的鱼儿嬉戏,感受着湖面泛起的阵阵涟漪。



在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过程中,学生们的身心得到了进一步的放松。大自然的宁静与生机,让他们忘却了生活中的烦恼与疲惫,重新找回了内心的平静与愉悦。大家纷纷表示,通过园艺与心理疗愈的结合,自己学会了如何在忙碌的生活中寻找内心的宁静,如何与自然和谐共处,如何关爱自己的情绪。



“当我们把心理咨询室搬到天地之间,教育就产生了诗意的化学反应。”在这个被智能设备包围的时代,学前教育学院用最质朴的自然元素搭建起心灵港湾,让每颗年轻心灵都能在四季轮回中收获成长的力量。

园艺疗心活动虽已落幕,但它播撒的疗愈种子正在发芽。学前教育学院的师生们用实践证明:真正的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是指尖流淌的诗意,是色彩绽放的欢欣,更是人与自然永恒的和鸣。在这条探索心灵绿洲的道路上,艺术与自然的双重疗愈,正为学生们打开一扇通向自我的光明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