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引言
1.1编写目的
1.2内容概述
2.审计目标与范围
2.1审计目标
2.2审计范围
2.3 风险评估
3.审计计划与方法
3.1审计计划编制
3.2审计方法选择
3.3审计程序设计
4.内部控制评价
4.1 控制环境评价
4.2 风险评估
4.3 控制活动评价
4.4 信息与沟通评价
4.5 监督与反馈评价
5.审计发现与结论
5.1审计发现描述
5.2效果评估
5.3审计结论提出
6.审计报告
6.1 报告结构
6.2 报告编写要求
6.3 报告审核与批准
7. 风险管理建议
7.1内部控制改进建议
7.2 风险管理建议
7.3 项目管理建议
8.附件
(此处列出附件名称和描述,供读者参考)
法律名词及注释:
1.内部审计:组织内部对其经营、财务管理及内部控制有效性
进行独立、客观、全面的评价和查证的活动。
2. 审计目标:内部审计活动的预期结果,衡量审计工作绩效的
标准。
3. 审计范围:内部审计活动所涉及的业务、部门或活动范围。
4. 风险评估:对内部审计工作中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和评
估,并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5.内部控制:组织为达到经营目标和业务目标,通过内部控制环境、风险评估和控制活动等方式,确保资源的合理使用和业务活
动的有效运行。
6. 审计发现:内部审计工作中发现的与内部控制相关的问题或
风险。
7. 效果评估:对内部审计工作的有效性和影响进行评估和分析。
8. 审计结论:内部审计活动对审计对象的评价和建议。
---
2:
1.内部审计简介
1.1审计目标与目的
1.2内容概述
2.审计流程
2.1审计准备
2.2审计程序
2.3审计证据收集
2.4审计结论与发现
3.审计范围与对象
3.1审计范围划定
3.2审计对象确定
3.3 风险评估与控制策略
4.内部控制评价
4.1 控制环境评价
4.2 风险管理评价
4.3 控制活动评价
4.4 信息与沟通评价
4.5 监督与反馈评价
5.审计结论与建议
5.1审计结论总结
5.2效果评价
5.3改进建议
6.审计报告
6.1 报告内容要素
6.2 报告编写要求
6.3 报告审核与批准
7.附件
(此处列出附件名称和描述,供读者参考)
法律名词及注释:
1.内部审计:组织内部对经营管理、财务状况以及内部控制有
效性进行的独立、客观的评价。
2. 审计目标:内部审计活动的预期结果,如发现问题、提出改
进建议等。
3.内部控制:组织在达到经营目标和管理目标时,通过内部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等手段,确保资源的合理使用和业务
活动的有效运行。
4. 审计范围:内部审计活动所涵盖的部门、业务活动和管理流
程。
5. 风险评估:对内部审计工作中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和评
估,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策略。
6. 审计结论:内部审计活动对审计对象的评价和建议。
7. 效果评价:对内部审计工作的有效性和影响进行评估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