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喜迎党代会,再谱新华章。一直以来,校党委带领全校上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坚守立德树人初心,勇担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在铸魂育人中不断激发活力,在守正创新中不断凝聚合力,推动学校各项事业发展取得了丰硕成果。在全校上下喜迎中国共产党南阳科技职业学院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之际,党委宣传部特推出“喜迎党代会·奋进新征程”主题巡礼,全面展示学校改革发展历程,进一步凝聚力量、鼓舞士气。今天推出《高举团旗跟党走,青春挺膺谱新篇》。
团委
01
思政引领道路明、固本强基育新人
政治功能发挥更突出。坚持党建带团建,将团的建设纳入学校党的建设总体格局,推动团建与党建同规划司部署。依托团中央“青年大学习”网上团课、主题团日等,推动青年学生、共青团员、社团成员、学生骨干等四个群体政治理论学习常态化制度化全员化。结合时代主题教育,全年共开展了12次主题鲜明的教育团课,组织8个学院共开展了25次升国旗仪式,增强了师生的爱国情怀,树立远大理想,矢志艰苦奋斗。
思想教育落实落细。全年校团委集合各种重大节日、纪念日,将仪式教育贯穿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全过程。通过组织开展三月学雷锋活动、四月“清明祭英烈”活动、“五四”入团仪式、“七一”建党节、“十一”国庆节、纪念“一二·九”爱国运动等主题活动,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到青年的学习、生活、工作中,培养学生的使命感、责任感。
持续实施“榜样示范引领”工程。在广大学生群体中挖掘青春励志故事、典型人物、先进集体,用身边榜样的成长历程、精神气质和模范行动激励同学见贤思齐、争当先进。创新形式,每年组织五四表彰大会,凝聚榜样力量,激励学生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本年度评选校级青年五四奖章17人,先进团支部70个,优秀团干部113人、优秀共青团员371人。
青马工程体系更完善。以“逐梦为马、即刻启程”为主题,成功启动了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校级青马工程培训班现有学员169人。在学习过程中,我们采取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邀请校内外专家学者进行授课,同时组织学员参与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活动,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提升学员的综合素质。通过系统的学习和实践,学员们的政治理论水平和综合素质得到了显著提升。
筑牢思想宣传阵地。校团委自觉践行新时代宣传思想工作使命。构建“一网一微一视”(即二级网站、微信公众号、抖音平台。)团属新媒体体系矩阵,强化“互联网+思想教育”新模式,线上线下齐发力,形成全面育人格局,强化思想引领,汇聚青年声音,营造良好校园舆论氛围。全年微信公众号共发表推文超110篇,粉丝总数达12746名,抖音平台共发布视频超60条,粉丝总数达6804名,二级网站发布信息超90条。
志愿服务展新姿。校团委结合实际,依托专业特色,本着“立足校园,服务社会”的宗旨,全年共开展30余次学雷锋活动,参与人次7196人,新增志愿者3526名,累计志愿时长27130.32小时。如:“周大新研学活动”、“一带一路金砖国家技能大赛”礼仪引导员等累计协调志愿者1000余人,礼仪服务人员100余人。常态化开展关爱孤寡老人、环保公益等志愿服务活动,同时助力当地服装产业“穰东服装购物周活动”中的模特时装走秀、以及宋金商业街演出和志愿服务、引导学生在奉献中践行社会责任,获得社会各界广泛好评。并荣获南阳市“无偿献血先进单位”称号。
02
组织建设增活力、担当实干促发展
01
学生会组织建设
积极推进学生会改革,按时规范召开学代会,本年度选拔校学生会干部189人。校学生会积极投身“我为同学做实事”。持续深化崇德笃行、先忧后乐的校训精神,利用周末开展丰富多样的活动,共计30余次,吸引众多同学积极参与,获得同学们一致好评。
02
社团组织建设
充分发挥学生社团育人功能,引领青年学生成长成才。坚持“小社团,大思政”工作理念,着力构建党委统一领导、团委具体管理的工作机制,配齐配强指导教师。以校园文化为载体,持续开展社团文化艺术节系列活动。全校社团有52个,共计800余人,涉及思想政治类、学术科技类、创新创业类、文化体育类、志愿公益类、自律互助类等。围绕社团建设组织实施的各类比赛竞赛中,获得省级以上荣誉15项,市级荣誉6项,进一步加强了社团的比赛属性和功能。
服务青年成长成才,焕发青春“生命力”
01
以赛促创、以赛促学
培育创新创业沃土,积极营造大学生科技创新氛围,为创新创业搭建平台。依托“创新大赛”“挑战杯”等系列赛事持续推动教育教学和科研成果转化,着力提升青年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造能力。本年度“挑战杯”荣获省级铜奖13项、南阳市中等教育竞赛荣获一等奖10项、二等奖17项、三等奖12项,并荣获“优秀组织奖”称号。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伟大工程而不懈奋斗。
02
聚焦为党育人,实施润心工程
持续强化校园文化活动的育人功能,打造具有学校特色的品牌活动。结合时代主题,夯实文化育人主阵地,开展“校园健康知识讲座”、“法治进校园”、“国家网络安全周”等专题讲座共5次。为丰富广大青年学子校园生活,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共计84次,形成了校园音乐节、迎新晚会、主持人大赛等校园文化品牌,并荣获河南省广播电视台颁发的“优秀组织奖”。
02
笃行实干中展现奋进之姿
学思践悟中砥砺报国之志
校团委不断整合各类实践资源,强化项目管理,丰富实践内容,拓展实践平台,社会实践影响力、覆盖面不断扩大。全年组织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8次,其中“返家乡”、“三下乡”、大学生“向基层报道”社会实践活动5次,暑期大思政社会实践活动1次,乡村振兴社会实践活动2次。在躬身实践、知行合一中不断提高立德树人实效,使学生在深入基层、服务社会中增长才干。大学生“向基层报道”社会实践活动中,成功报到人数1150人。其中学前教育学院2306班樊一灿同学被团省委评选为2024年河南共青团大学生“向基层报道”优秀参与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