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聚焦九三阅兵!南科教师热议!②

今年是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

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9月3日上午9时

在北京天安门举行了盛大阅兵式

我校积极组织收看

铭记历史、缅怀先烈
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传承和弘扬
伟大爱国主义精神、伟大抗战精神
在我校引发热烈反响
一起听听他们怎么说


图片
图片
图片



党委委员、副校长  丁光雪 


纪念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振聋发聩。活动以 “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为主题,让我们深切体悟到:14 年抗战是全体中华儿女为国家生存、民族复兴与人类正义而战,社会动员之广、民族觉醒之深、战斗意志之坚、必胜信念之强,均达空前高度;这是正义与邪恶、光明与黑暗、进步与反动的生死较量,中国人民以巨大牺牲,为拯救人类文明、保卫世界和平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把纪念活动转化为生动的育人实践:讲好战旗方队故事,内化伟大抗战精神;讲好阅兵感悟,确立公民责任担当;讲好新装备的自主创新,激发投身科技创新的决心;讲好以弱胜强的历史逻辑,坚定听党话、跟党走的青春誓言。通过系列活动,汇聚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奋进力量,让抗战胜利 80 周年的纪念在师生心中扎根并不断发扬光大。


校长办公室主任   滕花朵


昨天,学校组织集中观看了九三阅兵,天安门广场上铁流滚滚、战鹰翱翔的壮观场面,令我心潮澎湃。这场阅兵不仅是国防力量的集中展示,更是一堂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课。徒步方队步伐铿锵有力,装备方队展示大国重器,空中梯队划破长空,八十年沧桑巨变,抗战精神历久弥新,已融入民族血脉,成为我们最深沉的力量源泉。作为校长办公室主任,我将把阅兵激发的爱国热情转化为工作动力,持续加强学习,创新工作流程与服务模式,提升统筹协调能力。同时,强化规范意识和责任意识,围绕学校发展目标,以“精益求精、万无一失”的标准做好服务保障工作,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务实的作风,为学校发展贡献全部力量,让伟大的抗战精神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




团委书记  杨萌


观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仪式,我心潮澎湃,更感重任在肩。作为团委书记,我的阵地就在校园。阅兵所展现的绝对忠诚、钢铁纪律和卓越追求,正是我们要融入青年思想引领的内涵。我们将以此次阅兵为生动教材,通过主题团日、座谈交流,引导广大团员青年铭记历史、把握当下、坚定信念。激励学生将爱国热忱转化为求知笃行的动力,将“工匠精神”与“抗战精神”紧密结合,深刻理解技能报国是新时代青年捍卫和平、建设祖国的具体方式。




信息工程学院院长  黄肖  


在习近平总书记讲话和受阅部队的铿锵步伐中,伟大抗战精神与和平发展理念更加可感可触。阅兵不是炫耀武力,而是以强大实力为依托、以维护和平为目的的庄重宣示 。

结合信息工程学院工作,我们将把“开学第一课”与抗战精神、科技自立自强紧密结合:在专业教学中强化工程伦理与安全意识,在课程思政中讲好中国科技奋斗史与信息报国故事;以赛促学、以训促练,培养学生的使命担当与协作精神;发挥学院专业优势,服务区域数字化转型,把爱国情转化为强国行。



汽车工程学院党支部书记、副院长 徐超毅


9月3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在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深刻阐释了伟大抗战精神的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强调要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凝聚民族复兴伟力,为新时代高校赓续红色血脉、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指明了方向。

我院的发展亦需与国家需求同频共振。课程思政体系的建设,要覆盖全过程、渗透全环节;产教融合的深化,要让学生在真实场景中锻炼技能、磨炼意志;红色文化教育与工匠精神的结合,更要让青年既具民族担当,又精专业本领。唯有如此,伟大抗战精神才能在新一代青年心中薪火相传,并化作推动我院高质量发展的不竭动力。




党委办公室副主任  王晓璐


收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直播,目光自始至终被屏幕里的画面牢牢牵引,满心都是难以言喻的震撼与自豪。80年前,先辈们以血肉之躯筑起长城;80年后,我们以科技与实力守护和平。作为高职院校教育工作者,我更懂这份强大背后的责任,未来会以更扎实的工作保障学校运转,为人才培养做好支撑,以岗位的坚守,呼应这份时代荣光。




汽车工程学院副院长   史磊


今天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深刻阐释了伟大抗战精神的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强调要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引导人民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为新时代高校传承和弘扬抗战精神指明了方向。
结合我院实际,课程思政建设要深度融入抗战精神,通过课堂教学、主题活动和社会实践,引导学生在磨砺中锤炼品格、勇担使命。我院也将持续推进产教融合,把红色文化教育与工匠精神培育相结合,帮助青年既具民族情怀,又精专业本领。唯有如此,伟大抗战精神才能在新时代青年心中生生不息,化作成长成才和推动民族复兴的强大动力。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  林昱君  


今天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了气势磅礴、令人振奋的阅兵仪式。作为一名高职思政课教师,我深感责任重大,我们应将这种精神融入高职思政工作,通过课堂教学、实践活动等方式,引导学生铭记历史,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和责任感。同时,要让学生明白,和平来之不易,需珍惜当下,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如同抗战先辈们为了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而不懈奋斗一样。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   孟雨


作为一名高职思政课教师,我会这样上好“开学第一课”,将弘扬伟大抗战精神融入学校思政工作。首先,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抗战精神的重要论述,如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座谈会上的讲话,把握抗战精神的内涵。在课堂上,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讲清楚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发挥的中流砥柱作用。同时,讲活全民族团结抗战的英雄故事,如“狼牙山五壮士”等事迹,以翔实的历史细节还原场景,引发学生情感共鸣。




马克思主义学院  赵海涵  

赵海涵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作为一名高校思政课教师,我深知抗战精神融入思政教育的重要意义。

在新学期“开学第一课”中,我将立足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挖掘伟大抗战精神蕴含的育人价值。通过“理论讲授+情感共鸣+实践体悟”三维教学模式,让抗战精神绽放时代光芒。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   朱露露


在课堂上深化抗战历史专题讲授,融入生动真实的抗战事例,讲好抗战精神内涵与当代价值。同时,加入为什么选择9.3号作为抗战胜利纪念日,理解1945815号日本天皇发布的诏书本质上不是投降书,而仅仅是一份终战诏书。通过丰富校园活动,将抗战精神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举办主题展览、知识竞赛等活动,或在校园内建设主题广场等。结合抗战胜利纪念日等节点,组织升国旗、主题演讲等活动,让抗战精神润化人心。




护理学院教师  王理


作为护理学院的学生管理人员及团学负责人,观看阅兵后我深感振奋与责任在肩。阅兵仪式上,整齐的方队、先进的装备,彰显着国家的强大,也让我意识到护理工作与国家健康事业紧密相连。在学生管理工作中,我们要像阅兵训练一样,注重细节、严格要求,培养学生严谨的专业态度。在团学工作中,将带开展更多有意义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奋斗精神,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为护理事业培养更多优秀人才,像阅兵场上的战士一样,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热。



护理学院教师  贾先菊


作为高职护理专业的党员教师,能带领学生们一同观看九三阅兵,于我而言,是一次震撼心灵的爱国教育,更是一场责任与使命的精神洗礼。

阅兵场上,威武的方阵如钢铁长城般整齐划一地行进,先进的武器装备依次亮相,尽显大国风范与雄厚实力。那一刻,我由衷地为祖国繁荣昌盛感到骄傲,也深刻领悟到和平的来之不易,这背后是无数人默默付出与不懈奋斗的结果。
对于护理专业,虽无硝烟战火中的冲锋陷阵,但我们守护生命、促进健康的使命同样神圣。疫情肆虐时,护理同仁们白衣执甲、逆行出征,便是最好的诠释。



护理学院教师  李硕  


观看阅兵仪式,我心潮澎湃,倍感自豪。整齐划一的方队、威武先进的装备,彰显着我国强大的国防力量与科技实力,展现出新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作为教师,我深刻感受到自身肩负的责任与使命。我们应将阅兵仪式中展现的爱国精神、奋斗精神融入教育教学,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让他们明白个人命运与国家发展紧密相连。同时,要学习阅兵背后所蕴含的精益求精、团结协作精神,用于提升教学科研水平,为学生树立榜样,努力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培养更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祖国的繁荣发展贡献教育力量。











主管主办:党委宣传部